时间: 2025-05-01 00: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12
得用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能够被有效地使用或发挥作用。基本含义是指某物或某人有用,能够满足某种需求或达到某种目的。
得用 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实用”强调实际应用的价值,“有用”强调能够带来帮助,“有效”强调结果的显著性,“管用”强调实际效果。
得用 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得”和“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得”表示能够或可以,“用”表示使用或利用。随着语言的发展,得用 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得用 强调实用主义和效率,这与人重视实际效果和实用性的价值观相符。在社会背景中,得用 常用来评价物品或人的价值,反映了社会对实用性和效率的重视。
得用 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实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高效、有用的事物,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带来正面的情感反应。
在我的生活中,得用 这个词常用来评价工具或方法的有效性。例如,我曾使用过一款非常得用的笔记软件,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得用:
晨光熹微,书页翻飞,
知识的宝库,得用无穷。
智慧的火花,点亮心房,
每一页,都是探索的航向。
得用 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到实用的工具、高效的机器或有益的书籍。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整齐有序的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得用的工具。在听觉上,可以想象到工具运作时的声音,或是书籍翻页的声音。
在英语中,得用 可以对应为“useful”或“effective”。不同文化中对实用性和效率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得用 这个词在不同语言中都强调了事物的实用价值。
得用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实用性和效率,反映了人重视实际效果的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得用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帮助我准确地表达事物的实用价值。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得用** 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加欣赏它在语言中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