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27
活动分子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活动分子”一词源自对积极行动者的描述,随着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其含义也逐渐丰富和复杂化。
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活动分子”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评价。在鼓励公民参与的社会中,它通常是褒义的;而在某些政治体制下,它可能被视为潜在的威胁。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积极、热情、有时甚至是激进的形象。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社会变革的希望,也可能引起对过度激进行为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社区活动分子,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环境,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的正面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活动分子”描绘成推动社会进步的风,吹散陈旧的尘埃,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想象一群活动分子在广场上高呼口号,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进行曲,这种场景能很好地体现这个词的动态和力量。
在英语中,“activist”可以对应“活动分子”,但在不同文化中,对“activist”的接受度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
“活动分子”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反映了社会对积极行动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复杂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