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9:04
官阶:指在政府或军队中,根据职务、等级和权力大小划分的等级体系。它是对官员职位高低的一种正式划分,通常与职责、权力和待遇相关联。
官阶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应用范围有所扩展。在现代,官阶不仅指政府官员的等级,也包括军队中的军衔。
在**传统文化中,官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它反映了社会对权力结构的认可和尊重。
官阶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权威、责任和荣誉。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成功和成就的向往,也可能引发对权力滥用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官阶可能与家族荣誉、个人抱负和社会地位紧密相关。例如,某人的家族历史中有多位高官,这可能成为家族的骄傲。
在诗歌中,官阶可以用来象征人生的阶梯:
官阶如梯,步步高升, 权力与责任,同行共生。 荣耀与阴影,交织成章, 人生旅途,官阶为证。
官阶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朝服、官帽,或是军队中的勋章和肩章。视觉上,它可能与金色、红色等象征权威的颜色相关联。听觉上,可能与庄重的进行曲或官方的宣言声相关。
在不同文化中,官阶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国家,类似的等级体系可能被称为“rank”或“grade”,而在东方文化中,官阶更多地与儒家思想中的等级秩序相关。
官阶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个人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官阶这一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社会动态和个人身份的构建。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阶】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阶,陛也。字亦作堦。 、 《尚书·大传》-御史奏鸡鸣于阶下。 、 何晏《景福殿赋》-浮堦乘虚。 、 《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阶寂寂。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匍匐阶下。
【组词】
阶廊、 阶檐、 阶陛、 阶除、 阶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