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4:45
官费:指由政府或官方机构收取的费用,通常用于支付公共服务或行政管理的成本。
官费一词源于汉语,由“官”和“费”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官费主要指政府征收的税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所有官方收取的费用。
在**,官费通常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相关,公众对官费的讨论往往涉及政府透明度和费用合理性。
提到官费,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政府效率和费用合理性的关注,有时也会引发对政府行为的批评或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官费可能涉及到各种官方手续,如办理身份证、护照、房产证等,这些都需要支付一定的官费。
在诗歌中,官费可以被用来象征政府的权威和人民的负担:
官费如山压,民心似海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官费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办公大楼、税务局等官方机构的场景,以及人们在办理手续时支付费用的情景。
在英语中,官费可以对应为“official fee”或“government fee”,在不同文化中,对官费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官费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经济关系,理解官费的含义和使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府的运作和公民的权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官费这一词汇,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政府收费相关的话题。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费】
(形声。从贝,弗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花费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费,散财用也。 、 《广雅》-费,耗也。 、 《吕氏春秋·安死》。注:“财也。”-非爱其费也。 、 《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 、 《商君书·垦令》-上不费粟,民不慢农。
【组词】
费耗、 费钞、 费钞费贯、 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