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34
“下台阶”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下台阶”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其比喻意义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特别是在描述人际关系和谈判策略时。
在**文化中,“下台阶”常常与“面子”文化相关联。在社交场合,人们往往不愿意直接拒绝或冲突,因此“下台阶”成为了一种维护双方面子的策略。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灵活和圆滑的社交技巧,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无奈或妥协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需要在尴尬或僵持的情况下找到“下台阶”的方式,这可能是一种社交智慧的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台阶上,我们学会了下台阶的艺术,不是退缩,而是智慧的妥协。”
想象一个人缓缓走下台阶的画面,伴随着轻柔的脚步声,这可能让人感到一种平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ck down”或“step down”,但这些表达更多强调的是退缩或放弃,而不像“下台阶”那样含有寻找妥协的意味。
“下台阶”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蕴含了丰富的社交和谈判策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比喻意义对于提升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
3.
【阶】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阶,陛也。字亦作堦。 、 《尚书·大传》-御史奏鸡鸣于阶下。 、 何晏《景福殿赋》-浮堦乘虚。 、 《荀子·乐论》-三揖至于阶。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阶寂寂。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匍匐阶下。
【组词】
阶廊、 阶檐、 阶陛、 阶除、 阶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