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8:43
“清清静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环境或氛围非常清洁、宁静,没有杂音和干扰。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时刻非常安静、平和,没有喧嚣和混乱。
“清清静静”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使用,如宋代诗词中常见对宁静环境的描绘。
在**文化中,宁静和平和的环境被视为有利于修身养性和思考。因此,“清清静静”常被用来形容理想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清清静静”给人以平和、放松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个人经历中,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个清清静静的小村庄,那里的宁静和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清静静的夜,月光洒满窗,心随星辰远,梦与风轻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湖面,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没有一丝风,湖面如镜。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或是远处鸟儿的轻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aceful and quiet”,虽然在表达上略有差异,但传达的宁静和平和的意境是相似的。
“清清静静”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环境,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我这一进去,他又赌气走了,不如咱们回去罢,让他两个清清静静的说一回。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剩下胡雪岩与张胖子,才得~谈话。”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3.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
4.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