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0:3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38:48
执法不阿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执行法律时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执法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公正,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执法不阿 常用来形容法官或执法者的正直和公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在处理事务时的公正态度。在专业领域,如法律界,这个词汇是对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执法不阿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法律文化,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者的公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评价执法者的重要标准。
在文化中,执法不阿**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法治”理念,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应当公正无私。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推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直、坚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位严肃、公正的执法者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坚持正义,不畏强权。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一位法官在处理一宗涉及多方利益的案件时,坚持执法不阿的原则,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法律的天平上,执法不阿是那不变的砝码,衡量着正义与真理的重量。”
想象一位身穿法官袍的法官,在庄严的法庭上,手持法槌,公正地宣判,这样的画面和声音都能很好地体现执法不阿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stice is blind”,意指法律的公正性不受个人情感或偏见的影响。
执法不阿 这个词汇不仅是对执法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公正和法治精神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公正和正义的理念。
他是一个~的好法官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