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2:20
“损之又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断地减少或损害。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或状态在持续的减少或损害过程中,直至达到极低的程度或完全消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资源、价值或状态被过度消耗或损害,以至于无法恢复或维持原有的水平。
在文学作品中,“损之又损”常用来描绘人物或事物的衰败过程,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府的衰落。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健康、财富或精神状态持续恶化。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中,可以用来描述资源的过度开采或经济的持续衰退。
同义词:
反义词:
“损之又损”源自《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原意是指追求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断减少个人的欲望和执着,直至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减少或损害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损之又损”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理念,强调减少人为的干预和欲望,以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过度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的后果。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持续的衰退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和状态,避免过度消耗和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一家曾经繁荣的企业因为管理不善和市场竞争而损之又损,最终倒闭。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持续的损害和减少对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损之又损, 繁华落尽,唯余寂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荒凉废墟的画面,反映出“损之又损”的视觉联想。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低沉、哀伤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持续衰退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minishing returns”或“degradation”,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效果的减少或质量的下降,而不是持续的损害过程。
“损之又损”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持续减少和损害的后果,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可持续性和保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持续衰退的概念,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
1.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 同本义 同: 右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此即今之右字。”-又,手也,象形。
复,再,再一次。
【引证】
《诗·郑风·缁衣》-敝予又改为兮。 、 《诗·小雅·小宛》-天命不又。 、 《仪礼·燕礼》-又命之。 、 《聊斋志异·促织》-又试之鸡。
【组词】
读了又读、 又是他、 又问、 又起个窖儿、 又称、 又说
4.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