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0: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0:01:04
垂顾:字面意思是指从高处向下看,引申为上级或尊贵者对下级或卑微者的关注、照顾或怜悯。
“垂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垂”意为从上到下,“顾”意为看或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上级对下级的特别关注。
在**传统文化中,“垂顾”常与君臣、父子等上下级关系相关联,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较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学或历史上的表达。
“垂顾”给人一种温暖和被重视的感觉,尤其是在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它让人联想到慈爱和关怀,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志愿服务中体验到“垂顾”的感觉,当社区的老年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时,他们的感激之情让我深刻理解了“垂顾”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顾”:
晨曦垂顾大地,
带来希望的光芒。
心灵的温暖,
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慈祥的老人,目光温柔地注视着一群孩子,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垂顾”的温暖和关怀。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柔和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来增强这种温馨的氛围。
在英语中,“垂顾”可以对应为“look down with favor”或“bestow favor”,但这些表达在日常英语中并不常见,更多地出现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
“垂顾”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日常交流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特定社会语境中仍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关怀和尊重的情感。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顾】
(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顾,环视也。 、 《史记·项羽本纪》-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 、 《诗·小雅·大东》-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 《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 《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 《世说新语·方正》-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战国策·燕策》-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组词】
顾瞻、 顾盼生辉、 顾返、 顾笑、 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