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6:09
同恶相求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共同追求邪恶或不正当的目标”。它描述的是一群人或个体因为共同的负面目标或利益而联合起来,通常带有贬义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同恶相求 可能用来描绘反派角色之间的联盟,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董卓。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团体或个人的不正当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分析某些政治团体或社会组织的负面行为模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适用性,而反义词则强调正面的合作和团结。
同恶相求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文献,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负面的人际关系或团体行为。
在文化中,同恶相求** 常常与道德评价和社会正义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社会对于正直和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不正当行为的批判。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背叛、阴谋和不公。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担忧。
在现实生活中,同恶相求 可能用于描述某些政治丑闻或商业欺诈**,提醒人们警惕不正当的联合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黑暗的深渊里,他们同恶相求,编织着罪恶的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面带阴险笑容的人围坐在一起,策划着某种阴谋。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低沉的背景音乐,增添一种阴谋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and together for evil" 或 "conspire for wrongdo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同恶相求 这个词汇在描述负面的人际关系和团体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和批判不正当的行为,也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追求正义和正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深度至关重要。
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
吴晗《灯下集·郑国的商人》:“他们在社会上起互通有无的作用,所以有‘~,如市贾焉’的话。”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