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4:20
山岬: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连接两块陆地的狭窄地带,通常是山地的一部分,形状像一个突出的角。在地理学中,山岬是指陆地向海洋或湖泊突出的部分,通常由岩石构成,具有陡峭的边缘。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山岬可能被用来象征孤独、坚韧或与世隔绝的境地。例如,一个角色可能站在山岬上,眺望远方,表达对未来的思考或对过去的回忆。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山岬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是在讨论地理特征或旅行经历时。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地质学或海洋学中,山岬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地形特征。
同义词:岬角、海角、半岛(不完全相同,但有相似之处)
反义词:海湾、内陆、平原(与山岬形成对比的地理特征)
词源:山岬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结合了“山”和“岬”两个字,后者可能与“角”或“突出”有关。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岬的含义在地理学中得到了精确的定义,并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保留了其象征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山岬可能被视为神圣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可能与仪式或历史有关。例如,某些山岬可能是古代航海者的标志性地点。
山岬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壮丽和自然的坚韧。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
在一次海边旅行中,我曾站在一个山岬上,眺望无垠的大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和自然的壮丽。
在诗歌中,山岬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望着海浪的冲刷和岁月的流逝:
山岬静立,岁月无声, 海浪轻抚,时光流转。 见证变迁,守望永恒, 自然之笔,绘就传奇。
结合图片,山岬可能让人联想到崎岖的岩石、蔚蓝的海水和广阔的天空。在音乐中,可能会有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以及风穿过山岬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adland”或“promontory”,它们在描述地理特征时与山岬有相似的含义。
山岬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地理学中有着精确的定义,而且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有趣且多面的词汇。
1.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2.
【岬】
山旁。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倾薮薄,倒岬岫。
伸向水中的尖形陆地,通常由水浪淤积下来的砂粒或砾石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