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5:30
“恃功傲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依仗自己的功劳而骄傲自大,对别人的宠爱不以为然。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因为过去的成就而变得自满和傲慢,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评价。
在文学作品中,“恃功傲宠”常用来描绘那些因为一时成功而变得目中无人的人物形象,如历史小说中的某些将领或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自视甚高、不懂得感恩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人或团队在取得一定成就后的行为变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自命不凡”更强调自我评价过高,而“恃功傲宠”则强调因过去的成就而产生的傲慢态度。
“恃功傲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功臣行为的评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语境中,用以批评那些因为个人成就而变得傲慢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恃功傲宠”这样的行为往往受到批评。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可能导致个人在团队或社会中的孤立。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变得不可一世的人。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失去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在职场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因为一次成功的项目而变得恃功傲宠,结果导致团队合作出现问题,最终影响了整个部门的工作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将“恃功傲宠”融入到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中,如:
昔日功臣今何在,恃功傲宠终成空。
一朝得意忘形骸,千古骂名留人间。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身穿华丽战袍的将军,站在战场上,脸上带着傲慢的微笑。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伴随着将军的傲慢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st on one's laurels”,意指依赖过去的成就而不思进取。这个表达虽然与“恃功傲宠”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因为过去的成功而产生的自满情绪。
通过对“恃功傲宠”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谦逊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应该保持谦逊和感恩的态度,这样才能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保持良好的互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
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1.
【恃】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恃,赖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 、 《离骚》。注:“怙也。”-吾以兰为可恃兮。 、 《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 《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
【组词】
仗恃、 恃固、 恃势、 恃爱、 恃险、 恃宠作娇、 恃赖、 恃众、 恃宠、 恃才傲物、 恃功、 恃明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傲】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傲,倨也。
4.
【宠】
(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引证】
《国语·楚语》。注:“尊也。”-宠神其祖。 、 《说文》-宠,尊居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宠名皆弃。
【组词】
宠存、 宠重、 崇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