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35
“三天两头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每隔三天就有两头(即两次)。基本含义是指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频繁发生,经常出现。
“三天两头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用法在汉语中较为固定,主要用来形容事情的频繁发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也在不断扩展。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频繁性,反映了人对于事物重复性的关注和描述*惯。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对于频繁性的轻微不满或幽默感,因为它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太理想或不太正常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人们用“三天两头儿”来形容某人经常迟到或某事经常发生,这让我意识到这个词汇在描述频繁性方面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三天两头儿,花开花落,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频繁地进出某个地方,或者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节奏快速、重复性强的曲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 other day”或“frequently”,但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与“三天两头儿”有所不同。
“三天两头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生动和实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描述事物的频繁性。在学*汉语和进行汉语表达时,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5.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