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7:29
好吃懒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喜欢吃好的,不愿意劳动。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贪图享受,不愿意付出努力工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生活态度消极,缺乏进取心的人。
好吃懒做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形容人的懒惰和贪图享受——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而好吃懒做则被视为负面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享受的追求增加,但好吃懒做的负面形象仍然存在,被视为不负责任和不成熟的表现。
好吃懒做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懒惰、不负责任和缺乏自律的形象。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些人的看法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过一些人因为好吃懒做而陷入困境的故事。例如,有些人因为不愿意工作,最终导致家庭矛盾或经济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好吃懒做融入到对懒惰行为的讽刺中:
懒惰如他,好吃懒做,
日上三竿,犹在梦乡。
不思进取,只图享乐,
终将一事无成,悔恨晚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躺在床上,手里拿着零食,眼睛盯着电视的人,这种形象很好地体现了好吃懒做的概念。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批评或嘲笑的声音,以及懒惰者无力的辩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ive a life of luxury and idleness" 或 "indulge in pleasure and avoid wor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好吃懒做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努力工作,只想着享受的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只一味~。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3.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 、 《宋书·范晔传》-吾少懒学问,晚成人。
【组词】
懒待、 懒怠、 懒得、 懒残和尚煨芋
4.
【做】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引证】
《水浒全传》-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
【组词】
做道路、 做夫、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