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1:58
词汇“函盖充周”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覆盖得非常全面,没有遗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覆盖面非常广,或者处理事情非常周到,没有疏漏。
“函盖充周”的字面意思是像信封一样覆盖,而且覆盖得非常全面,没有遗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全面性和周到性。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作者对某个主题的全面探讨,或者对某个**的详细描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形容某人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没有遗漏。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全面。
“函盖充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中对全面性和周到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专业和正式的语境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全面性和周到性被视为重要的品质。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在做事情时应该考虑到所有的方面,确保没有遗漏。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严谨和细致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全面考虑的行为。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完美和周到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的工作或计划做得非常全面,没有遗漏。例如,当朋友询问我对某个项目的看法时,如果我觉得他们考虑得非常周到,我可能会说:“你的计划函盖充周,我觉得很完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函盖充周的夜空,星辰点缀无遗漏,每一颗都闪烁着宇宙的秘密。”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覆盖全面的网,或者一个完整的圆。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致的讨论或全面的汇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encompassing”或“comprehensive”,它们都强调了全面性和周到性。
“函盖充周”这个成语在强调全面性和周到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精炼,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全面性和周到性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它仍然是一个有用的表达,尤其是在需要强调全面性和周到性的场合。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全面性和周到性的概念,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都是有益的。
先生于书,无所不读,函盖充周,不见涯涘。
1.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2.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3.
【充】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充,长也,高也。 、 《仪礼·特牲礼》-宗人视牲告充。
4.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