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8:05
“传檄可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传递一篇檄文就可以平定局势。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威望或影响力极大,以至于只需一纸文书或一个简单的命令就能解决问题或平息事端。
“传檄可定”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在古代,檄文是重要的官方文书,用于传达命令和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个人的影响力和威望。
在传统文化中,领导者的威望和影响力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传檄可定”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个成语给人以权威、威严和力量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英雄人物的威望和号召力,以及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具有极高影响力和威望的人。例如,一位在商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家,他的决策往往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英雄出世传檄定,
一纸文书天下平。
威震四方人敬畏,
千古留名传美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将军手持檄文,威风凛凛地站在战场上,士兵们整齐列队,准备听从他的命令。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激昂的进行曲,象征着领导者的威望和号召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ingle word from him can calm the storm”,用来形容某人的影响力和威望。
“传檄可定”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古代领导者的威望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威和力量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精髓,并在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檄】
(形声。本义:檄文)。
同本义。
【引证】
《英烈传》-太祖得书,便命移檄。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制府檄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奉檄守御。
【组词】
传檄、 羽檄
3. 【可】
4.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