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18:42
“传檄”一词源自古代军事用语,字面意思是通过传递檄文来传达命令或宣告。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宣告或声讨的官方文书,通常在战争或重大政治**中使用。因此,“传檄”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官方文书传递重要信息或命令。
“传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檄文最初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后来扩展到政治宣告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檄”逐渐演变为一个表示通过正式文书传递重要信息的词汇。
在**古代,檄文是官方传递重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在战争和政治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传统影响了后世对“传檄”一词的理解和使用。
“传檄”一词给人以正式、庄严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战争和政治变革的场景,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在历史学*中,我曾研究过古代檄文的内容和传递方式,对“传檄”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传檄声声震四方,古道悠悠传千秋。”
结合古代战争场景的图片或古代军乐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檄”一词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oclamation”或“decree”,用于表示官方的宣告或命令。
“传檄”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和政治通信方式,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檄】
(形声。本义:檄文)。
同本义。
【引证】
《英烈传》-太祖得书,便命移檄。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制府檄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奉檄守御。
【组词】
传檄、 羽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