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2 01: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1:44:25
“世法”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世俗的法则、常规或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遵循的规则和*惯,与**或哲学的超世俗法则相对。
在文学中,“世法”可能被用来批判或反思社会常规,如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描绘贾宝玉对世法的反感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来表达对传统束缚的批判。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指代一般的道德规范或社会*俗。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它可能特指那些被广泛接受并写入法律的社会规范。
“世法”一词源远流长,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但核心意义——即世俗的法则——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世法”常常与“道法”相对,后者指的是更高层次的道德或宇宙法则。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对世法的质疑和挑战也日益增多。
“世法”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束缚、传统和保守,也可能激发对自由和创新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经意间就会遵循某些世法,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长辈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世法的网中,我寻找一丝裂缝,让自由的风吹进。”
视觉上,“世法”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城墙或传统的仪式;听觉上,可能是长辈的教诲或传统的音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nventional wisdom”或“social norms”,它们在概念上与“世法”相似,但在具体表达和使用上有所不同。
“世法”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社会的规范和俗,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和创新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世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文化的脉络,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