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4: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4:20:27
“斗筲之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才能非常有限,如同斗和筲(古代的量器)所能容纳的量那样微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能力非常有限,不足以成大事。
在文学作品中,“斗筲之才”常用来讽刺或自嘲,表达对某人才能的轻视或对自己的谦逊。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轻松的对话中,表达对某人能力的质疑或不信任。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专业交流更倾向于精确和客观的描述。
“斗筲之才”源自古代对量器的描述,斗和筲都是古代的量器,容量较小。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才能的评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才能有限。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斗筲之才”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避免过分夸大自己的才能,而倾向于用谦逊的方式表达。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贬低和轻视的感觉,使用时需要谨慎,以免伤害他人。在个人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幽默地描述自己的局限,或者批评那些自视过高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局限性,或者在与朋友开玩笑时用来形容他们的某些小缺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斗筲之才难成事,笑看风云变幻间。”
想象一个小巧的古代量器,如斗和筲,它们虽然精致但容量有限,这种形象可以帮助理解“斗筲之才”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ll potatoes”,意指不重要或价值不高的事物。
“斗筲之才”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人的才能有限,也反映了谦虚和自知之明的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但也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筲】 (形声。从竹,肖声。本义:盛饭的竹器)。 桶 如:水筲;筲桶(桶)。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