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27
“斗筲之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器皿小而浅,比喻人的才能或气量狭小。其中,“斗”和“筲”都是古代的容器,斗是量粮食的器具,筲是盛水的小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贬低某人的能力或气度。
在文学作品中,“斗筲之器”常用来形容那些心胸狭窄、才能有限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文学研究中,它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小器、狭隘、心胸狭窄 反义词:大器、宽宏大量、心胸开阔
同义词“小器”和“狭隘”都强调了局限性和狭小性,但“斗筲之器”更多地强调了才能和气度的不足。反义词“大器”则强调了才能和气度的广阔。
“斗筲之器”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的才能或气量狭小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崇尚宽宏大量、心胸开阔的品质。因此,“斗筲之器”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品质的期待和评价。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贬低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那些心胸狭窄、才能有限的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伤害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团队合作中表现不佳、心胸狭窄的人,以此来表达对他们行为的不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斗筲之器难盛水, 心胸狭窄难容人。 宽宏大量方为道, 大器晚成待时辰。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的斗和筲,这些器皿的形象给人一种小而浅的感觉。听觉上,这个成语的发音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all-minded”或“narrow-minded”,都强调了心胸的狭小。
“斗筲之器”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我意识到了它在表达中的贬低意味,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带有贬低意味的词汇。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今照奸臣秦桧,~,闾闾小人。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筲】 (形声。从竹,肖声。本义:盛饭的竹器)。 桶 如:水筲;筲桶(桶)。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