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6: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6:08:53
嚣妄(xiāo w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言语或行为放肆、狂妄,不加约束,表现出过度的自信或傲慢。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言行无忌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嚣妄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描述某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批评某人的傲慢态度或不恰当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嚣妄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的自我认知失调或社会行为失范。
嚣妄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嚣”字古已有之,意为喧哗、吵闹;“妄”字则指不实、荒谬。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描述行为或态度过度放肆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嚣妄则被视为不受欢迎的特质。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嚣妄**的行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自信或个性的表现,但其负面评价仍然普遍存在。
嚣妄这个词汇往往让人联想到不受欢迎的、甚至是令人厌恶的行为。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傲慢、无礼和不尊重他人的负面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表现出嚣妄态度的人,比如在工作中遇到自视甚高、不听取他人意见的同事。这种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挫败或愤怒。
在诗歌中,嚣妄可以用来描绘一个自负的君王,他的傲慢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嚣妄的君王,高坐于金殿之上, 无视忠言,只听谄媚之声。 他的傲慢,如烈火般燃烧, 终将王国,引向灭亡的深渊。
嚣妄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身穿华丽服饰的人,站在高台上,对着下面的人群大声宣扬自己的伟大,而周围的人则面露不悦或恐惧。
在英语中,与嚣妄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rrogant”或“overbearing”,这些词汇同样用来描述过度的自信和傲慢。
嚣妄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行为和态度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识别和批评那些过度自信和傲慢的行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嚣】
(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嚣,嚣声也。气出头上。 、 《周礼·司武虎》-禁其门嚣者。 、 《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 、 《左传·昭公三年》-湫隘嚣尘。 、 《国语·楚语》-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 《诗·小雅·车攻》-选徒嚣嚣。 、 《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组词】
嚣争、 嚣湫、 嚣鄙、 嚣号
2.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