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10
“叫嚣”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大声喊叫,通常带有挑衅或激动的情绪。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群体在公共场合或私下里大声喧哗,表达不满、抗议或挑衅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叫嚣”常用来形容反面角色或暴徒的行为,如“暴徒们在街头叫嚣着,试图煽动混乱。”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在争论或争吵时的大声说话,如“他情绪激动,开始大声叫嚣。”在专业领域,如政治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抗议活动或示威中的行为,如“抗议者们在政府大楼前叫嚣,要求改革。”
“叫嚣”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对大声喊叫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带有负面情绪的大声说话。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叫嚣”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正式的会议或公共场合中,大声叫嚣可能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或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叫嚣”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冲突和不和谐。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倾向于将大声喊叫的行为与负面情绪联系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抗议活动中的叫嚣行为,这让我意识到在表达不满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叫嚣”融入到描述自然现象的诗句中,如“狂风在夜空中叫嚣,撕裂了宁静的帷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抗议者在街头叫嚣的场景,背景是混乱的人群和警车的灯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高亢的人声和嘈杂的背景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bellow”或“shout”,虽然也有大声喊叫的意思,但不一定带有“叫嚣”中的挑衅或不满情绪。
通过对“叫嚣”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在描述大声喊叫行为时的细微差别,以及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我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个词。
1.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
2.
【嚣】
(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嚣,嚣声也。气出头上。 、 《周礼·司武虎》-禁其门嚣者。 、 《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 、 《左传·昭公三年》-湫隘嚣尘。 、 《国语·楚语》-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 《诗·小雅·车攻》-选徒嚣嚣。 、 《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组词】
嚣争、 嚣湫、 嚣鄙、 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