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5:01
“嚣尘”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嚣”和“尘”。字面意思上,“嚣”指的是喧闹、吵闹,而“尘”则指的是尘土、尘埃。结合起来,“嚣尘”通常用来形容环境嘈杂、尘土飞扬的场景,常用来比喻纷扰喧嚣的社会环境或繁忙的都市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嚣尘”常用来营造一种喧嚣、纷乱的氛围,如古代诗词中描述战乱或市井生活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地方非常吵闹或不宁静。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环境保护,可能会用“嚣尘”来指代城市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问题。
“嚣尘”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较为古老,反映了古人对城市生活和社会动态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所扩展,但基本内涵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嚣尘”常与隐逸、避世的思想相联系,许多文人墨客向往远离嚣尘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
“嚣尘”这个词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繁忙、无序的都市生活,以及人们在喧嚣中寻求安宁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嚣尘”来形容一个非常吵闹的环境,比如一个拥挤的市场或一个繁忙的交通路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嚣尘”:
在嚣尘中寻觅,
一片宁静的心田,
让灵魂得以休憩,
在喧嚣中找到安宁。
想象一个繁忙的街道,车辆穿梭,人群熙攘,尘土飞扬,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嚣尘”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ustle and bustle”,用来形容繁忙和喧嚣的场景。
“嚣尘”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环境,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嚣】
(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嚣,嚣声也。气出头上。 、 《周礼·司武虎》-禁其门嚣者。 、 《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 、 《左传·昭公三年》-湫隘嚣尘。 、 《国语·楚语》-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 《诗·小雅·车攻》-选徒嚣嚣。 、 《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组词】
嚣争、 嚣湫、 嚣鄙、 嚣号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