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1:28
枭雄:字面意思是指像枭鸟一样凶猛的英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野心,但行为常常带有争议性的人物,他们往往在政治、军事等领域有显著成就,但手段可能不择手段,有时甚至带有反叛或破坏性。
“枭雄”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枭”原指一种猛禽,后来引申为凶猛、狡猾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枭雄”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既有才能又有争议性的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枭雄”常与历史上的权谋家和军事领袖联系在一起,如曹操、刘备等,他们的形象在历史和文学中被反复塑造和解读。
“枭雄”这个词可能引起复杂的情感反应,一方面佩服其才能和决断力,另一方面对其可能的不道德行为感到反感。
在分析历史人物时,我常常使用“枭雄”这个词来描述那些既有伟大成就又伴随争议的领导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枭雄独行,星辰为其见证,是非留待后人评。”
想象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位孤独的身影在城墙上巡视,背景音乐是低沉而有力的鼓点,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枭雄”的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yrant”或“despot”,虽然这些词更多强调的是暴政和压迫,而不是才能和影响力。
“枭雄”这个词在描述历史和现实中的复杂人物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人物的才能和成就,也反映了他们的道德和行为上的争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加论述的深度和复杂性。
1.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
2.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