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04:35
词汇“枭骑”是一个相对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枭骑”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枭骑”字面意思是指勇猛的骑兵。其中,“枭”指的是猛禽,如猫头鹰,常用来形容勇猛或凶狠;“骑”则是指骑马的人,即骑兵。因此,“枭骑”合起来指的是勇猛善战的骑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枭骑”常用来形容军队中的精锐骑兵,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曹操的虎豹骑,就可以用“枭骑”来形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
“枭骑”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枭”和“骑”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这样的组合词汇较为常见,用以形容特定类型的骑兵。
在古代**,骑兵是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战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枭骑”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和对勇猛战士的赞美。
提到“枭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尘土飞扬、马蹄声震天的场景,以及那些英勇无畏、冲锋陷阵的骑兵形象。这种联想带有一定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历史厚重感。
在现代生活中,“枭骑”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如果要描述一支现代的特种部队或精锐部队,可以使用类似的形容词来表达其勇猛和战斗力。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枭骑”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用以描绘英勇的战士或激烈的战斗场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身着古代战甲、手持长矛的骑兵,奔驰在战场上;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古代战争音乐,增强“枭骑”带来的战斗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knights”(骑士)或“cavalry”(骑兵),但这些词汇在描述上可能不如“枭骑”那样强调勇猛和凶狠。
“枭骑”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同时也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
2.
【骑】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骑,跨马也。 、 《楚辞·招魂》-步骑罗些。 、 《史记·项羽本纪》-脱身独骑。 、 《淮南子·人间训》-其子好骑。 、 明·刘基《卖柑者言》-骑大马。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骑马挟矢。
【组词】
骑射、 骑寇、 骑猎、 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