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4:11
词汇“利唇吻”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利唇”可能指的是嘴唇锋利或有说服力的嘴唇,“吻”则是指亲吻的动作。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利唇吻”可能指的是一种具有说服力或影响力的亲吻,或者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的亲吻。
由于“利唇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利唇”和“吻”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以形容一种特别的亲吻。
在某些文化中,亲吻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使用“利唇吻”这样的词汇可能强调了亲吻的情感深度和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特别深刻的吻别或情感表达,可以使用“利唇吻”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利唇吻”来描绘一种特别的情感表达:
月光下,我们的利唇吻,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照亮了彼此的心灵。
在不同文化中,亲吻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在一些文化中,亲吻是一种非常私密的表达方式,而在其他文化中,亲吻可能更加公开和常见。
“利唇吻”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形容特别深情吻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 、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组词】
唇吻、 唇红齿白、 唇不离腮、 唇齿之邦
3.
【吻】
(形声。从口,勿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华严经音义》-吻,唇两角头边也。 、 左思《娇女诗》-黄吻澜漫赤。 、 马中锡《中山狼传》-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组词】
接吻;亲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