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11:53
词汇“午日仙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午日”通常指的是中午或正午时分,而“仙人”则是指神话或传说中的长生不老、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物。因此,“午日仙人”可以理解为在正午时分出现的仙人,或者是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与仙人相关的某种情境。
由于“午日仙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午日”和“仙人”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仙人通常与长寿、智慧和超自然力量联系在一起。在某些故事或传说中,仙人可能会在特定的时刻出现,如正午时分,这可能与阳光的强烈和神秘感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讨论中。例如,在写作一个关于古代神话的故事时,可能会用到“午日仙人”来增添神秘色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午日的阳光洒满山谷,
仙人轻步,踏着金色的舞步。
他的手中握着生命的秘密,
在炎热的时刻,带来清凉的奇迹。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神话人物,如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在正午时分展现出他的力量和光辉。
“午日仙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神秘色彩。在文学创作和神话研究中,它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元素,增添故事的深度和魅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语言的丰富性。
1.
【午】
(象形。本义:御马索)。
同本义。
【引证】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