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07
“不无小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虽然不是很大的帮助,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或效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帮助或效果虽然不大,但仍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不无小补”常用于描述一些微小的、但并非毫无意义的贡献或影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谦虚地表达自己的帮助或贡献。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工程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些辅助性的治疗或技术改进。
同义词中,“聊胜于无”强调的是尽管作用不大,但总比没有好;“微不足道”则强调其作用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杯水车薪”则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反义词则强调其作用重大或效果显著。
“不无小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意义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事物效果的细致描述和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不无小补”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们在表达自己贡献时的谦逊态度。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和和积极的,它传达了一种尽管效果不大,但仍然值得肯定的态度。在思维和表达中,它鼓励人们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即使是在面对较小的贡献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团队项目中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的贡献,表达即使我的贡献不大,但仍然有其价值和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虽是微光一缕,不无小补夜空;星辰点点,共织天幕。”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夜空中微弱的星光,虽然单独看起来不显眼,但 collectively 它们构成了美丽的星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背景音乐,虽然不强烈,但为整体氛围增添了和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 little helps”,强调即使是很小的帮助也是有用的。不同文化中对于小贡献的认可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细微之处的重视。
“不无小补”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帮助我们在表达时保持谦逊,还鼓励我们认识到即使是小的贡献也有其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倒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4.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1. 【不无】 补衣
2. 【不无小补指什么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