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17
“急风骤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急速的风和猛烈的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天气的突变,风势和雨势都非常猛烈,也可以比喻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和剧烈。
在文学作品中,“急风骤雨”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环境的恶劣,增强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件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如“他的离开就像急风骤雨一样,让我们都措手不及。”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天气现象。
同义词“狂风暴雨”和“暴风骤雨”都强调了风和雨的猛烈,但“急风骤雨”更侧重于突然性和剧烈性。反义词则描述了平静和晴朗的天气。
“急风骤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文学和口语环境中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急风骤雨可能象征着变革或危机的到来,因此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突然而剧烈的变化。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描绘了一种不可预测和强烈的自然力量。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自然灾害或生活中的突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户外活动中遇到急风骤雨,那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急风骤雨中,我寻找避风的港湾,心中的平静如海上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乌云密布,风卷残云,雨点如箭般射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呼啸,雨点击打地面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torm in a teacup”,虽然含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突然和剧烈的变化。
“急风骤雨”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突发*。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至于神话,希腊、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
忽然,那只最大的、像战鼓一样雄壮的大三弦停止了,却在这~一样的无数三弦的奏鸣中,出现了一只跳动着热情的笛子。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骤】
(形声。从马,聚声。本义:马奔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骤,马疾步也。 、 《周礼·大司马》-车骤徒趋。 、 《楚辞·招魂》。注:“走也。”-步及骤处兮。 、 《礼记·曲礼》-车驱而驺(骤)。 、 《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组词】
骤骥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