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1:39
“没影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迹象,即不存在或不可见。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某事物不存在、不真实或不可信,或者某人不在场、不见踪影。
“没影儿”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没”(没有)和“影儿”(影子)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影”常指物体的影子,而“没影儿”则逐渐演变为形容某物不存在的状态。
在**文化中,“没影儿”常带有怀疑和否定的意味,常用于质疑某事物的真实性或某人的可靠性。
“没影儿”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怀疑和不确定。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虚幻、不可靠或不真实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没影儿”来形容那些听起来太过美好以至于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某些过于夸张的广告宣传。
在诗歌中,“没影儿”可以用来形容梦境或幻想:
梦中的花园,花儿开得正艳, 醒来时,却是一片没影儿的荒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空旷的荒野,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这就是“没影儿”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寂静无声的环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nexistent”或“out of thin air”,它们都用来形容不存在或凭空出现的事物。
“没影儿”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传达某事物不存在或不可信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