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18
“没心没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中没有思绪,情绪不定。基本含义是指人处于一种心神不宁、思绪纷乱的状态,无法集中精神或做出决策。
在文学作品中,“没心没绪”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面对重大抉择或情感困扰时的内心状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某段时间内精神状态不佳,无法专心做事。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情绪紊乱的状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心神不定”更强调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心烦意乱”则强调情绪的烦躁和混乱。
“没心没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心理状态描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特定心理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心绪的稳定被视为重要的修养之一。因此,“没心没绪”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焦虑、不安和无助。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传达一种内心的混乱和不确定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上的重大决策,我感到非常没心没绪,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日常任务。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天,直到我最终做出了决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心绪如潮涌,没心没绪间,月影伴孤灯。”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雨滴的人,脸上带着迷茫和不安的表情。听觉上,可能是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伴随着轻柔而忧郁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sorts”或“distraught”,它们也用来描述一种心神不宁的状态,但在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
“没心没绪”这个词汇在描述心理状态时非常有用,它能够准确地传达一种内心的混乱和不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增强我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绪】
(形声。从糸(mì),者声。本义:丝的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绪,丝端也。 、 《天工开物》-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
【组词】
绪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