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44
词汇“奉引”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奉引”的分析:
“奉引”的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引导或带领。其中,“奉”表示恭敬、尊重,“引”表示引导、带领。
由于“奉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奉引”用于描述恭敬地引导某人,如引导贵宾或重要人物。
“奉引”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奉”源自“奉承”、“奉献”的含义,而“引”则源自“引导”、“引路”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奉引”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礼仪文化非常重要,“奉引”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尊贵客人的尊重和礼遇。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方式已经不太常见,更倾向于使用简洁直接的语言。
“奉引”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礼仪或正式场合。
由于“奉引”不常用,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奉引”用于描绘古代场景或正式场合,增加文本的历史感和庄重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古代服饰的人恭敬地引导另一位重要人物;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典音乐来营造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奉引”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来实现,如英语中的“guide respectfully”。
“奉引”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