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4:22
词汇“劝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劝”和“讽”。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讽】
(形声。从言,风声。本义:背诵;朗读;传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讽,诵也。 、 《周礼·大司乐》。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兴道讽诵言语。 、 《荀子·大略》。注:“谓就学讽诗书也。”按,诗风雅颂三类,以风为之,风借为讽。-少不讽。 、 唐·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 《西游记》-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
【组词】
讽味、 讽经、 讽书、 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