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9:32
妖星:字面意思是指在天空中出现的异常星象,通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在古代,妖星往往与灾难、战争、疾病等负面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天象示警。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妖星常被用来预示即将发生的灾难或重大变故,如《史记》中记载的“荧惑守心”被视为不祥之兆。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妖星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行为异常或不受欢迎的人,带有贬义色彩。
专业领域:在天文学中,妖星可能指代某些罕见的天文现象,但在现代科学中,这些现象被解释为自然现象,不再带有迷信色彩。
同义词:灾星、凶星
反义词:吉星、福星
细微差别:妖星更强调异常和不祥,灾星和凶星则更直接地指向灾难和不幸;吉星和福星则代表好运和吉祥。
词源:妖星一词源于古代**的天文学和占星术,古人将异常的天象视为神灵的警示或干预。
历史演变:随着科学的发展,妖星的概念逐渐被现代天文学所取代,但其文化影响依然存在。
意义和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妖星被视为不祥之兆,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在现代社会,虽然科学解释了这些现象,但妖星一词仍被用于形容异常或不受欢迎的事物。
情感反应:妖星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未知和危险。
联想:妖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占星术、神秘的天象和历史的变迁。
经历或故事: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述了古代**如何通过观测妖星来预测国家的命运,这让我对古代文化和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歌:
妖星闪烁夜空,
预示着未知的命运,
古老传说中的警示,
在现代星空下静静诉说。
视觉联想:妖星可能让人联想到夜空中闪烁的异常星光,或是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的场景。
听觉联想:妖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占星术士低沉的吟唱,或是历史故事中的神秘音乐。
对应词汇: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彗星”(comet),在古代也被视为不祥之兆。
使用情况:在不同文化中,异常天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迷信逐渐被理性解释所取代。
理解:妖星一词承载了古代文化和天文学的丰富内涵,虽然在现代科学中已不再具有迷信色彩,但其文化影响依然深远。
重要性:了解妖星的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科学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改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妖星一词的灵活运用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
【妖】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引证】
《三苍》-妖,妍也。 、 《楚辞·天问》-妖夫曳衔。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妖冶闲都。 、 清·侯方域《壮梅堂文集》-妖姬静女。
【组词】
妖妍、 妖姿、 妖异、 妖丽、 妖靡、 妖蛊、 妖姬、 妖玩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