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6:32
“两晋”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即西晋(25-31年)和东晋(317-420年)。西晋由司马炎建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东晋则是西晋灭亡后,晋室南迁至建康(今南京)建立的政权,标志着**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的开始。
“两晋”一词直接来源于历史时期的命名,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在语言演变中,这一词汇保持了其历史指代的稳定性。
两晋时期,尤其是东晋,是**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王羲之、陶渊明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两晋”,可能会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和政治动荡,以及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对历史沧桑和文化传承的感慨。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两晋”这一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两晋风华,墨香纸贵,
王羲之笔下,流云飞鹤。
陶渊明归隐,桃源梦里,
历史长河,悠悠岁月。
提到“两晋”,可能会联想到古代书法作品的视觉美感,或是古琴音乐的悠扬旋律,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两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两晋”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历史时期的类似文化现象来理解其意义。
“两晋”这一词汇在我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帮助我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让我对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有了更深的认识。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晋】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进。
【引证】
《说文》-晉,进也。日出,万物进。 、 《易·序卦》-晋者,进也。 、 《周礼·田仆》-王提马而走诸侯晋。 、 班固《幽通赋》-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
【组词】
晋谒、 晋接、 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