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2:50
环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环绕并抱住某物,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紧密的包围或拥抱的动作。在汉语中,它强调了一种温暖、亲密和保护的感觉。
环抱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环”和“抱”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环绕和抱住的动作。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具体,如“环拥”、“环抱”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词汇逐渐合并简化为“环抱”。
在东方文化中,环抱常与家庭、亲情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温暖和保护。在西方文化中,环抱同样具有类似的情感意义,但可能更加强调个人之间的亲密和情感表达。
环抱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安全感。它让我联想到家庭、亲密关系和保护,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环抱常出现在家庭聚会或与亲密朋友的互动中。例如,与久别重逢的朋友拥抱时,那种环抱的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亲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环抱:
月光下,我们环抱着彼此,
星辰见证了我们的誓言。
环抱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两个人紧紧相拥的画面,或者是自然景观中群山环绕的景象。听觉联想可能是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温馨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环抱可以对应为“embrace”或“hug”,虽然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亲密和拥抱的含义。
环抱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通过学习和使用环抱,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情感连接。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