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04
坐拥:字面意思是指坐在某个位置上拥有或控制某种资源、财产或权力。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组织拥有大量的资源或权力,通常带有一定的优越感和控制力。
“坐拥”一词源于汉语,由“坐”和“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坐”指坐下,“拥”指拥有或抱持。随着语言的发展,“坐拥”逐渐演变成形容拥有大量资源或权力的词汇。
在**文化中,“坐拥”常带有一定的优越感和权力象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成功人士或大型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影响力。
“坐拥”这个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羡慕或敬畏。它让人联想到成功、权力和财富,影响人们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和表达。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企业家,他坐拥多家公司,是当地的知名人物。这个词让我想到他的成功和影响力。
诗歌: 坐拥星辰大海, 心中自有乾坤。 财富与智慧并存, 人生何其辉煌。
视觉:想象一个坐在豪华办公室里的人,周围是高大的书架和精美的艺术品,象征着他的财富和权力。 听觉:想象一个充满自信和权威的声音,宣布着他的成就和拥有的资源。
在英语中,“坐拥”可以对应为“sit on”或“possess”,但“sit on”更多指拥有某种地位或资源,而“possess”则更强调拥有某物。
“坐拥”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描述了拥有资源或权力的状态,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拥】
(形声。从手,雍声。本义:抱)。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闭门,聚众鸣鼓。众恐,拥柱而歌。
【组词】
拥树、 拥矢、 拥社、 拥持、 拥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