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8:48
“好似”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副词或连词,表示“好像”、“仿佛”的意思。它用来表达一种相似或类似的感觉,但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
在文学作品中,“好似”常用于描绘场景或人物心理,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口语中,它也常被用来进行比喻或夸张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医学,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因为这些领域更倾向于精确和明确的表达。
同义词:好像、仿佛、如同、犹如 反义词:实际、确实、真正
这些同义词在语气和用法上有些微差别,例如“好像”更口语化,“仿佛”则带有一点文雅和古典的意味。
“好似”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进行比喻和描绘,这一用法延续至今。
在**文化中,“好似”常用于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用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它反映了汉语中重视比喻和形象思维的特点。
使用“好似”这个词时,我常常联想到美好的事物或场景,它带有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情感色彩。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绘我的感受和想法。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好似”来描述自然景观或人物特征,比如在写日记或给朋友写信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好似银色的绸缎,轻轻覆盖在静谧的湖面上。”
看到“好似”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月光或温暖的阳光,听到轻柔的风声或悠扬的鸟鸣。
在英语中,“好似”可以对应为“like”或“as if”,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用法上与汉语中的“好似”有所不同。
“好似”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生动和形象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似】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似,象也。 、 《墨子经上》-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 、 《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见似目瞿。 、 《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寡人虽无似也。 、 《广雅》-似,类也。 、 《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暖然似春。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 、 《吕氏春秋·疑似》-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 、 《吕氏春秋·察今》-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组词】
似起、 似像、 似有若无、 似许、 似漆如胶、 似类、 似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