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0:36
“好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行端正、善良、有益于他人的人。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乐于助人,不伤害他人的人。
在不同的语境下,“好人”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不同,例如“善人”更侧重于道德上的善良,“仁者”则强调仁爱之心。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那些行为不端、有害于他人的人。
“好人”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等,已有对“好人”的描述和讨论。
在**文化中,“好人”被视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道德修养,因此“好人”在社会中受到尊重和推崇。
“好人”这个词汇通常带给人正面的情感反应,如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乐于助人的场景,或者在困难时刻得到帮助的经历。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他总是无私地帮助社区中的老人和孩子,大家都称他为“好人”。这个词汇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醒我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好人”: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好人的灯火温暖了心房。
他们不求回报,只愿世界更美好,
好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看到“好人”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温暖的社区,人们相互帮助,笑容满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温馨的歌曲,歌词中充满了对好人的赞美。
在英语中,“好人”可以对应为“good person”或“kind-hearted person”。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好人”的理解和评价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通过对“好人”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评价,也是社会和谐与道德建设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好人”这个词汇,能够有效地传达正面情感和价值观。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