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2:50
带薪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从事工作或活动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薪酬。基本含义是指在完成工作或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雇主或组织会支付工资或报酬。
“带薪”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较新,主要是在现代职场文化和劳动法规的发展中逐渐普及。它源自对工作报酬的直接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含义和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在现代社会,“带薪”与员工福利、工作满意度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它反映了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
“带薪”通常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关联到经济收益和福利待遇。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的工作、良好的职业前景和舒适的生活。
在个人经历中,“带薪”可能与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和个人成长相关。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拥有带薪休假而有机会进行自我提升或家庭团聚。
在诗歌中,“带薪”可以用来比喻生活的稳定和丰富:
带薪的时光,如细流般缓缓流淌, 在忙碌的间隙,滋养着心灵的花园。
结合图片,“带薪”可能让人联想到办公室、工作场景或度假胜地。听觉上,它可能与工作场所的背景噪音或度假时的轻松音乐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带薪”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在工作或活动中获得报酬。例如,英语中的“paid”或“salaried”,德语中的“bezahlt”。
“带薪”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还关系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公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带薪”有助于更好地沟通职场信息和表达个人需求。
1.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2.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