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0:10
带话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传递或转达话语。它通常指的是某人替别人传达信息、消息或口信,这种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或其他媒介。
在不同的语境中,“带话”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带话”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一直保持稳定,即传递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如从口头到电子媒介),但“带话”这个词汇本身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带话”常常与礼仪和人际关系紧密相关。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第三方“带话”可以避免直接冲突,保持面子。
“带话”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信任和责任,因为传递信息的人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使用或听到“带话”这个词,比如在学校、工作场所或家庭中。例如,你可能需要帮朋友带话给老师,或者在工作中帮同事传达信息。
在诗歌中,“带话”可以被用来象征沟通和联系,例如:
春风带话来,花开满园香。
想象一个人在电话中“带话”,或者在纸上写下信息准备传递,这些场景可以带来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英语中,“带话”可以对应为“pass on a message”或“relay a message”。不同文化中,传递信息的方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
“带话”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词汇,它在日常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1.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
2.
【话】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话,合会善言也。 、 《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话言。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不知话言。 、 《左传·襄公元年》-告之话言。 、 《诗·大雅·板》-出话不然。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心诚之话。
【组词】
话言、 话差、 话白儿、 话布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