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8:24
“佐贰”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辅助或次要的角色。在古代官制中,佐贰指的是副职或助手,相对于正职而言。
在文学作品中,“佐贰”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团队或组织中的次要角色,强调其辅助性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政治或官制研究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官职体系中的次要职位。
“佐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佐”意为辅助,“贰”意为次要或第二。在古代官制中,佐贰是指副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但仍保留其辅助和次要的含义。
在**古代社会,官职体系严格,佐贰官员的地位和职责都有明确规定。这个词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的特点。
“佐贰”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次要或辅助的感觉,有时可能带有贬义,暗示某人或某事不如正职或主要角色重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佐贰的角色也可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支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担任佐贰角色,负责协调和后勤支持,虽然不是主导角色,但我的工作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佐贰”用于比喻,如:“在爱的花园里,我是那默默的佐贰,用温柔的绿叶衬托你的花朵。”
视觉上,“佐贰”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服饰和仪式,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朝廷的庄严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用“assistant”或“deputy”来对应“佐贰”的概念,但这些词汇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上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佐贰”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虽然在现代使用中可能不如古代频繁,但它仍然是一个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描述辅助或次要的角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佐】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引证】
《广雅》-佐,助也。 、 《墨子·贵义》-故周公旦佐相天子。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 、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 《国语·周语下》-四岳佐之。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予佐尔贾。 、 蔡元培《图画》-佐以科学。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佐读勤苦。
【组词】
佐理、 佐事、 佐戎、 佐相、 佐佑、 佐检、 佐州、 佐谋、 佐治
2.
【贰】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副益也。 、 《易·坎卦》-簋贰用缶。 、 《周礼·乃酒正》-大祭三贰。 、 《礼记·曲礼》-取贰绥。 、 《周礼·职内》-受其贰令。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其卜贰圉也。 、 《周礼·春官·大史》-以贰六官。 、 《礼记·少仪》-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
【组词】
贰佐、 贰相、 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