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7:58
“佐郡”一词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佐”通常指辅助、协助,而“郡”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因此,“佐郡”可以理解为辅助或协助管理郡的职务或人员。
由于“佐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提到某人担任佐郡的职务,指的是辅助郡守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
“佐郡”一词的词源较为明确,是由“佐”和“郡”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佐郡的职位是辅助郡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使用。
在**古代社会,佐郡是地方行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的层级和分工。
对于“佐郡”这个词汇,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地方治理,给人一种历史悠久和庄重的感觉。
由于“佐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佐郡”用于描述古代背景的故事,如:“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作为一名佐郡,默默支撑着一方的安宁。”
由于“佐郡”与古代官职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官服、官帽,以及古代衙门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佐郡”的词汇,但类似的官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佐郡”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的行政体系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常出现,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佐】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引证】
《广雅》-佐,助也。 、 《墨子·贵义》-故周公旦佐相天子。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 、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 《国语·周语下》-四岳佐之。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予佐尔贾。 、 蔡元培《图画》-佐以科学。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佐读勤苦。
【组词】
佐理、 佐事、 佐戎、 佐相、 佐佑、 佐检、 佐州、 佐谋、 佐治
2.
【郡】
(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古者县大郡小,秦以后郡大县小。-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谪守巴陵郡。 、 清·周容《芋老人传》-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
【组词】
郡属、 郡廨、 郡朝、 郡章、 郡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