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3:07
截然 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副词,表示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相似或联系。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完全地分开”或“彻底地不同”。
“截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构成部分“截”意为切断,“然”意为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固定为表示完全的分离或不同。
在强调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截然”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反映了社会对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使用“截然”时,常常带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让人联想到鲜明的界限和明确的区分,这种感觉有时会引发对差异的思考和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截然”来形容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如“素食主义者和肉食主义者的饮食习惯截然不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与昼,截然分界,光与影,交织成诗。”
看到“截然”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中黑白分明的对比,或者一首音乐中突然的转折。
在英语中,“截然”可以对应为“entirely”或“completely”,但在表达强烈的对比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词汇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截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能够精确地表达事物之间的差异,还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在学习语言和进行表达时,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