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9:15
截流:字面意思是指阻止水流,使其不能继续流动。基本含义可以扩展到阻止任何形式的流动或传播,如资金、信息、人员等。
截流一词源于汉语,由“截”和“流”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截”意味着切断或阻止,“流”意味着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文化中,截流常常与水利工程和防洪措施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下,截流也可以指代政府对信息或资金的控制。
截流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阻止或限制的负面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阻碍、控制或限制自由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截流可能用于描述阻止某人的行为或言论,例如在会议上阻止某人发言。
诗歌:
在河流的尽头,截流筑坝,
阻止了水的奔腾,
如同心中的情感,被理智截流,
不再泛滥成灾。
视觉联想:想象一条河流被堤坝截断,水流被控制。 听觉联想:想象水流被截断时的声音,可能是水流撞击堤坝的声音。
在英语中,截流可以对应为“damming”或“blocking the flow”。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截流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用于描述物理上的阻止流动,还可以比喻性地用于描述阻止信息、情感或思想的传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传达意图至关重要。
1.
【截】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巀,断也。 、 《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 《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海外有截。 、 《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不如截而行。 、 《晋书·石季龙截记》-截胫剖心。 、 《世说新语·方正》-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
【组词】
截头、 截替、 截齐、 截发留宾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