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6:59
光柱:字面意思是指由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垂直或近乎垂直的光束。这种光束通常在雾、烟或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存在时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微粒能够散射光线,使得光柱在视觉上更为突出。
光柱一词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其字面意义,即由光形成的一种柱状结构。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ght column”或“light pillar”,这些词汇也直接反映了其物理形态。
在不同的文化中,光柱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文化中,光柱常常与神圣、启示或救赎相关联。在现代社会中,光柱也可能被用来形容科技或现代建筑中的照明设计。
光柱往往给人以希望、清晰和指引的联想。在视觉上,它是一种强烈的视觉焦点,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激发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光柱可能出现在雾气弥漫的早晨,或是夜晚的灯光下,给人以方向感和安全感。例如,在迷雾中看到车灯形成的光柱,会让人感到安心,因为这代表着前方的道路和方向。
在诗歌中,光柱可以被用来象征希望和指引:
在迷茫的夜空中, 一道光柱划破黑暗, 如同希望的灯塔, 指引着迷失的灵魂。
光柱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明亮、直立的光束,而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或清晨的宁静。结合图片或视频,光柱的视觉效果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雾气或雪地中。
在不同语言中,光柱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light pillar”同样描述了一种由光形成的光学现象。
光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本的情感和视觉效果。通过对光柱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自己的创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