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1:38
词汇“泼材料”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短语或成语,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泼材料”字面意思是指将材料(通常是液体或可流动的物质)泼洒出去。这里的“材料”可以是实际的物质,如油漆、水等,也可以是比喻性的,如信息、谣言等。
在不同的语境中,“泼材料”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由于“泼材料”不是一个固定短语,其词源和演变不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它是由两个常用词汇“泼”和“材料”组合而成,各自有其独立的词源和演变历史。
在某些文化中,泼洒行为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婚礼中的泼水仪式。但在“泼材料”这个词汇中,更多的是指负面或不考虑后果的行为。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混乱、不尊重或破坏。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负责任的行为或故意的破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人在社交媒体上故意“泼材料”,散布不实信息或负面言论,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社区的和谐。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泼材料”来形容混乱或无序的状态,如“生活的画布上,他随意泼材料,创造出无人能懂的图案。”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颜料或液体被泼洒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液体泼洒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如英语中的“throw stuff around”或“spread rumors”。
“泼材料”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短语,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语言中的动态和多义性。在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考虑其语境和可能的隐含意义。
1.
【泼】
(形声。从水,发声。本义:水漏出。见《玉篇》。用力向外倒或洒)。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组词】
泼丢泼养、 泼撒、 泼水难收、 泼污水、 泼油救火、 泼散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
3.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