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58
“丑陋”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外观或行为上的不美观、不体面或令人不快。在“丑陋”的语境中,“丑陋”可能指的是外貌上的缺陷,也可能指的是道德或行为上的恶劣。
在文学作品中,“丑陋”常被用来象征或隐喻某些负面特质,如贪婪、自私或邪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直接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或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丑陋”可能被用来分析社会对美的标准和这些标准对个体的影响。
“丑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不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外貌上的不美,也指行为或品质上的恶劣。
在许多文化中,“丑陋”与负面情感和评价紧密相关。社会对美的追求往往导致对“丑陋”的排斥和歧视,这种现象在媒体和广告中尤为明显。
“丑陋”这个词往往引发负面情感,如厌恶、恐惧或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愉快的事物或经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丑陋”来形容某些令人不快的事物或行为,比如看到不公正的行为时,我们可能会说这是“丑陋”的。
在诗歌中,“丑陋”可以被用来创造强烈的视觉和情感效果,如:
在那丑陋的废墟中, 一朵孤独的花儿绽放, 它的美丽,无人能忘。
“丑陋”可能让人联想到破败的景象、刺耳的声音或不和谐的色彩。
在不同语言中,“丑陋”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通常是相似的,即指不美观或不体面。
“丑陋”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外貌,还涉及行为和品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复杂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1.
【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引证】
《说文》-醜,可恶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 《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亦孔之醜。
【组词】
丑名、 丑言、 丑攀谈、 丑徒、 丑语
2.
【虏】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虏,获也。 、 《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献民虏者操右袂。 、 《史记·项羽本纪》-且为所虏。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虏楚将屈匄。 、 《战国策·燕策》-虏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