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3:40
“孤舟独桨”字面意思是指一艘小船只配有一支桨,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独自行动,没有同伴或帮助。这个词汇传达了一种孤独、自力更生和独立奋斗的意境。
在文学作品中,“孤舟独桨”常用来比喻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和独立,如在描述一个探险家独自面对大海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困难面前不依赖他人,独自解决问题。在专业领域,如航海或探险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直接描述实际的航行情况。
同义词在表达独立和孤独的意义上相似,但“孤舟独桨”更强调环境和条件的艰苦。反义词则强调集体力量和合作。
“孤舟独桨”这个词汇源自古代航海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到比喻人的行为和态度。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加广泛,不仅限于航海领域。
在**文化中,“孤舟独桨”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孤独形象相联系,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独立精神和坚韧不拔的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坚持自我。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孤独但坚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一个人在广阔无垠的大海或荒野中,虽然孤独,但依然勇敢前行的画面。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坚持和独立精神的理解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独自完成了一个项目,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驾驶着一艘孤舟独桨,虽然艰难,但最终成功到达了彼岸。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我如孤舟独桨,划过岁月的波涛,寻找生命的灯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个人孤独地划着桨。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宁静而深沉的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这种孤独而坚定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lone oar in the sea”,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孤独和独立的意境是相似的。
通过对“孤舟独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表达独立和坚韧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
3.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4.
【桨】
(形声。从木,将声。本义:划船用具。短小者称桨) 同本义。
【引证】
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