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5:44
“喜迁莺”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三个字组成:“喜”表示高兴、喜悦;“迁”表示移动、变化;“莺”指一种鸟,即黄莺,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美好的事物。因此,“喜迁莺”字面意思是指高兴地迎接或庆祝黄莺的迁徙,通常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变化。
在文学作品中,“喜迁莺”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喜悦和对生活美好变化的期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化或节日背景下,如春节或婚礼,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喜庆和祝福。
“喜迁莺”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春天黄莺迁徙的观察和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的场合和美好的变化。
在**文化中,黄莺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喜迁莺”在庆祝活动中尤为常见,如春节、婚礼等,用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喜迁莺”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喜庆的氛围和美好的变化,这种联想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情绪和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春节时听到长辈用“喜迁莺”来形容节日的喜庆气氛,这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庭团聚的温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喜迁莺”: 春风拂面暖,喜迁莺声甜。 花开满园香,人间喜事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春天的画面,黄莺在枝头欢唱,花朵盛开,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黄莺清脆的鸣叫声,以及人们的欢笑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喜迁莺”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pring has sprung”(春天来了)或“joyful occasion”(喜庆的场合)可以传达相似的情感和意义。
“喜迁莺”这个词汇不仅美丽,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它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
2.
【迁】
(形声。从辵,“辵”表移动。形声字声旁有时有表意作用,此即一例。本义:向高处迁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迁,登也。 、 《尔雅》-迁,徙也。 、 《广雅》-迁,移也。 、 《诗·小雅·巷伯》-既其女迁。 、 《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马。
【组词】
迁莺
3.
【莺】
(形声。从鸟,荣省声。本义:鸟羽有文彩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春莺,《考声》:‘莺,鸟毛有斑纹貌也。 、 《诗·小雅》-有莺其羽。
【组词】
莺背色、 莺粉
黄莺 。又称黄鹂、仓庚等。
【引证】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组词】
莺花队、 莺花寨(莺花市),莺花阵(指妓院、 莺语、 莺歌、 莺谷、 莺娇、 莺簧、 莺啭